作者:创始人 发布时间:2025-07-03 09:23:17 浏览次数:1
环模颗粒机是一种将粉状物料压制成颗粒状产品的设备,其工艺主要包括生产制造工艺和使用操作工艺两方面:
原材料准备
环模材料:环模经常使用合金结构钢、碳素结构钢和不锈钢等,经锻压、切削、钻孔、热处理等工序制成。其中,不锈钢材料主要为4Cr13,刚度和韧性较好,热处理是整体焠火,硬度大于HRC50,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,使用寿命较长,吨料环模费用最低。
其他部件材料:压辊一般用高碳合金钢或用与压模同样的材料制造。其他部件根据其功能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钢材等材料。
锻造与加工
环模锻造:根据所需的环模规格选择钢材作为毛坯料,进行初步锻打成型。环模锻造质量与其材料的锻造工艺有关,需有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时间。常见问题包括加热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导致锻坯表层过烧、整体过热、组织粗大晶粒不均匀;炉温均匀性差使锻件过热或局部过烧造成晶粒粗大、锻坯均质性差;锻后冷却温度、速度控制不好,易发生奥氏体再结晶,使细化的晶粒异常长大造成混晶。
机械加工:对锻造后的环模进行粗、精车,钻孔、扩孔等加工,使其达到设计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。例如,采用游标卡尺等量具检验环模模孔的尺寸精度不低于GB/T1800.3中规定的IT7;圆度不低于GB/T1182中规定的IT7;位置度不低于0.1mm。
热处理
淬火:气淬周期开始后,高速、高压的氮气喷入真空室内对环模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快速冷却,温度下降到大约40℃左右,以获得马氏体组织。环模保持60min的均温,这种淬火冷却方法称为等温淬火,是高硬度的耐磨性工件的常用淬火处理方法。
回火:为提高加工效率,将回火区与淬火区分开处理,采用专用回火炉进行回火加工。将环模从淬火炉中取出,放入回火炉回火,使工件获得良好的使用性能,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。
质量检测
锻坯质量检测:包括材料成分测定(如采用HN - 3H型红外碳硫分析仪检测C和S的成分,用化学方法测定Cr的含量等)、环模锻打质量测定(检查加热温度、时间、炉温均匀性、锻后冷却等情况)、外形尺寸检验(采用游标卡尺测量,要求尺寸精度为±1mm,以内圆为基准,采用回转工作台和百分表检验锻坯外圆及端面跳动量控制在1.0mm之内)、力学性能检测(用WE - 30型液压力能材料试验机检查环模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,每炉钢锭作一次材料力学性能检验并记录)、缺陷检测(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对每个毛坯进行内部探伤,控制毛坯内部材质的均匀性,防止毛坯内部有裂纹、气孔、夹砂等缺陷)。
模孔冷加工质量检测: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检验模孔表面粗糙度,Ra值不大于1.6μm;采用游标卡尺等量具检验模孔的尺寸精度、圆度、位置度等;用目测计数法检验环模的盲孔数和交叉孔数,不允许有交叉孔。
热处理质量检测:每个环模热处理后,用硬度计在颗粒机环模的两端面及内圆面各取至少8点测硬度值,其表面硬度为52 - 55HRC,各部位的硬度值之差应不大于HRC3;真空气淬后的环模表面应非常光洁,面发银白色或发金黄色;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检验模孔表面粗糙度;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淬火后的材料金相组织,环模金相组织为马氏体 + 碳化物 + 残余奥氏体;用真空淬火,环模在热处理后具有微小的变形,采用量具检测,尺寸变化范围控制在 + 0.5 - 1mm。
开机前准备
检查设备:检查环模和压辊的磨损情况,若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;检查各部位的螺栓是否紧固,皮带的张紧度是否合适;检查润滑系统,确保润滑油充足且油路畅通。
准备物料:选择合适的原料,并对原料进行预处理,如粉碎、筛选、混合等,使原料的粒度、水分等符合环模颗粒机的要求。一般来说,原料的水分含量在12% - 18%为宜。
开机调试
空载启动:先启动环模颗粒机,使其空载运行几分钟,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,如有无异常噪音、振动等。
调整参数:根据原料的性质和产品的要求,调整环模颗粒机的转速、喂料量、蒸汽添加量等参数。例如,对于不同的原料,需要选择合适的环模压缩比,环模压缩比是指环模孔的有效长度和环模孔径的比值,它是反映生物质颗粒机挤压强度的一个指标。
生产运行
进料制粒:将预处理好的原料缓慢加入环模颗粒机的喂料口,通过喂料器将原料均匀地送入制粒室。在制粒过程中,要注意观察颗粒的质量,如颗粒的形状、大小、密度等,及时调整设备的参数。
控制质量:定期对生产出的颗粒进行质量检测,如水分含量、硬度、粒度分布等,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。
关机维护
关机操作:生产结束后,先停止进料,待环模颗粒机内的原料全部挤出后,再关闭设备。
设备维护:清理环模颗粒机内的残留物料,对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;定期对环模和压辊进行清洗和润滑,延长其使用寿命。
相关文章:
联系电话:15106968280
公司邮箱:wangxidong201102@163.com
公司网址:www.hbfuhuang.com
联系地址:章丘市绣惠镇西皋村